天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钠离子行动

天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钠离子相关领域的行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科研成果方面

高性能正极材料研发5:
学院研究人员对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掺杂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如刘婷婷等人讨论了 Cu 掺杂对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普鲁士蓝类似物、聚阴离子化合物等 3 种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性能的影响,并总结了近年来 Cu 掺杂正极材料的设计制备及研究进展。

新型正极材料制备方法创新9:
张建生博士后(合作导师赵修松教授)发明了一种通过控制反应物化学计量比的简单方法制备具有钠离子超导体(nasicon)结构的聚阴离子类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Na₃TiMn (PO₄)₃。通过在反应物中加入过量钠能有效抑制离子混排,从而极大改善了该材料的储钠性能,电池的能量效率由 85% 提升至 95%,经 2000 次循环,储钠容量衰减低于 9%。

2. 学术研究与交流方面

开展学术讲座7:
2021 年 12 月 14 日,材料学院王艳霞博士举办了主题为 “钠离子电池基础与前沿” 的学术讲座,介绍了钠离子电池的研究背景、基本组成以及电解液的作用和选择要求等,帮助学生了解钠离子电池相关知识,开阔学术视野。

发表学术论文:学院师生在相关学术期刊上发表了诸多有关钠离子电池的研究论文,如在《acs energy letters》《山东化工》《铜业工程》等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涵盖了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钠离子电池领域的学术发展做出了贡献。

3. 人才培养方面

学院通过课程设置和科研项目,培养了一批对钠离子电池领域有深入了解和研究能力的学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到钠离子电池材料的制备、性能测试和分析等工作中,为未来从事相关行业奠定了基础。

发布日期:
分类:鸿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