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炭负极材料结构调控及储钠行为研究

硬炭是一种重要而应用广泛的碱金属可充电池负极材料。以下是一些关于硬炭负极材料结构调控及储钠行为的研究进展:

结构调控:
优化微晶结构:通过调控热解温度等条件,可制备具有不同微晶结构的硬炭材料。例如,高度无序相的层间距较大,有利于钠离子的自由进出,表现为 “准吸附” 型储钠行为;准石墨相则可进行钠离子的层间嵌入。
设计孔隙结构:合理设计硬炭的孔隙结构,如增加微孔或介孔的比例,可提供更多的储钠位点,提高储钠容量。
杂原子掺杂:引入杂原子(如氮、硫、硼等)可以改变硬炭的电子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进而影响其储钠性能。

储钠行为研究:
储钠机制:目前主要有 “嵌入 – 填充”“吸附 – 填充”“吸附 – 嵌入” 和 “多阶段” 等储钠模型。不同的模型强调了钠离子在硬炭中的不同存储方式和位点。
影响因素:硬炭的储钠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微晶结构、孔隙结构、杂原子掺杂、电解液性质等。深入研究这些因素的作用机制,有助于优化硬炭负极材料的性能。
原位表征技术:利用原位表征技术(如原位 XRD、原位 TEM 等)可以实时监测硬炭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结构变化,深入了解储钠行为。

综上所述,通过合理的结构调控和对储钠行为的深入研究,可以提高硬炭负极材料的储钠性能,推动其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发布日期:
分类:鸿蒙